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为两方面: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主观方面主要是管理部门的管理不善以及各项规章制度不能得到很好地落实,银行会计工作人员不能严于律己,常出现违章操作,职业道德低下所致。
银行会计是银行业从事经营活动的基础,它存在于银行业整个风险过程中。银行会计风险由多方面因素构成外部风险,表现为金融诈骗、政策性亏损给银行造成的损失,内部风险主要由会计主体主观和客观的因素导致。故要做好银行会计的风险管理,必须要做好银行会计的内部控制,操作风险以及信息化建设。
摘要:本文叙述了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日新月异的变化,分析了金融行业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提高银行业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日益突出,为了适应市场的发展以及对风险的规避,本文从三个方面指出了商业银行会计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关键字:中级职称论文范文,银行会计,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
Introduction to commercial bank accounting risk management
Feng Jianan
China citic bank, shijiazhuang branch in hebei shijiazhuang 050000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banking rapid changes, analyze the extent of opening up the financial sector continue to improve banking high-risk, high-yield characteristic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in order to adapt to market development as well as risk aversion, this article from three side pointed out that the risk management of commercial banks accounting problems and solutions.
Keywords: bank accounting internal control risk management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1、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形成
首先,会计核算和会计操作中存在风险,银行会计的核算是对银行经济活动的计算、确认和报告的过程,它严格要求工作人员按照规范制度的规定进行操作,要做到真实、完整,及时的向上级汇报各项数据。但在市场运行机制和各项法规都存在缺陷的情况下,使得银行会计从业人员在上级领导的要求下操纵,扭曲会计信息,来获取自身利益。另外,在实际工作中,银行会计监督机制和监督手段不完善及其人员配备问题等,也使银行会计监督部门没有很好的起到其监督,监督检查力度不够也增加了银行会计的风险。银行业发展日新月异,对银行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那些自身业务素质较差的人员也增大了银行的风险。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在商业银行应用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使得商业银行会计业务的风险控制水平和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但因为人们对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商业银行会计业务中的应用缺乏系统的认识,再加上银行会计操作人员不能很好地掌握、应用到实践中,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人们只注重对某些信息技术的控制形式而无视其本质,结果使控制效果受到了很大影响。
2、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管理的方法
2.1建立科学、完善的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2.1.1商业银行在设置内部控制控制的时候应当严格按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的原则,使系统相互制衡,建立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商业银行会计内部监督体系应分级设置,应分别在底层营业部门和上级会计管理部门设置实时的事中和针对底层业务的事后监督,并且还要设置各种会计风险评价及对违反规章行为的处罚制度。
2.1.2会计主管人员在会计风险管理种起重要作用。首先,银行的高管及会计主管人员应该对操作风险有明确的认识,清楚各层高管以及会计主管人员应承担的责任。另外,由于银行会计主管人员和银行会计系统的安全健康稳定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对会计主管人员的选拔应该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并且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对其能力、职业道德以及从业经验进行考核,事时也要有相应的绩效考核制度,实行有力的奖惩制度并且随时对其岗位进行调整。
2.1.3要不断完善银行会计程序。商业银行应当严格遵守各项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准则以及其他有关制度规范的规定,使得银行的会计核算制度达到统一化、规范化。同时,一套完整的会计分级授权体系在商业银行的管理系统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不同轻重的业务进行不同程度的授权。
2.1.4加强银行会计内部的审计监督。要确保各项会计制度规范得到落实,就要有齐全而严格的银行会计内部审计监督制度。完善的内部审计监督体系还可以检查会计程序的充分性以及会计内部控制措施的完整性,还可以对银行会计风险管理的现状进行评估。
2.1.5加强对会计电算化操作系统的控制。会计电算化是对各项会计业务进行处理的平台,商业银行的上级管理部门应十分重视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建设,同时要有健全的、科学的会计电算化风险控制制度,从而使各相关部门做到明确职责及权限。
2.2提高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的要求
2.2.1做好会计信息数据的采集。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的衡量方法更加复杂,对于会计业务的操作风险衡量,银行的会计核算制度达到统一、规范是首要条件。因此,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完善的信息数据采集系统,为后面的数据挖掘做好准备。
2.2.2做好会计信息数据的挖掘。数据挖掘是指从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资料中挖掘出有用的信息和知识,进而找到潜在的规律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然后对风险进行预测,最终建立会计操作风险衡量系统。在各种相关信息和数据完整的情况下,再按照新协议中规定的会计操作风险衡量方法对会计操作风险进行规范化、模式化的评价。
2.2.3做好会计操作风险的报告。要做好会计操作风险报告的工作,首先要建立相应的风险报告系统,来把测算的信息及时的向上级风向管理部门进行反映。风险报告系统能够迅速的反映出会计操作风险的异动,并且能自动对其进行分析,最后生成会计操作风险的有关数据。2.3加强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2.3.1要加强商业银行的会计业务信息化建设,必须有科学的、系统的应用信息技术控制商业银行会计业务风险的规章制度做保障。要建立科学的、完整的、系统的规章制度,首先要明确各类会计业务风险的控制标准,并且对其进行细化,然后再根据信息技术的特性以及各项会计业务规章制度的规定,对信息技术进行规范。
2.3.2利用统一的应用信息技术控制措施来控制银行会计业务风险
银行会计工作应用信息技术包括应用信息技术来控制银行会计业务风险。风险控制措施的统一,首先要求银行会计工作应用技术体系得到统一的规划。在对银行会计工作应用信息技术体系进行规划时,需要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信息技术的范围、应用及发展,确定已使用的信息技术具有必要的兼容性、前瞻性和可扩展性,使其可以适应商业银行会计工作的发展。商业银行应当使得会计业务的需求、系统软件以及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得到统一,使得会计业务信息达到高度共享,从而使得其业务风险的控制措施得到统一。
2.3.3完善银行业务风险控制措施,在会计应用系统正式应用之前,必须先对其业务应用进行测试。在会计应用系统完成符合规性测试之后,再对其进行破坏性试验,来验证其反面是否也符合合规性。对于在以上测试中无法测试的业务问题以及效果,在应用系统的试运行期间应该得到高度重视。系统正式应用之后,应该经常关注其运行状况以及效果,并在系统出现问题时,对问题及时进行研究和改进,是应用系统得到优化。
3、 总结
商业银行会计的风险管理需要各部门共同努力,银行的高管层要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且使其能够得到很好地落实;做为银行会计业务的操作人员,应该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规范自己的会计操作;同时,银行也要加强其会计工作应用信息技术体系的建设,使银行会计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从而确保银行经营活动正常稳步的进行。
参考文献
[1]金晓燕,论我国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防范[J],特区经济,2006,(05)
[2]陈壬福,浅谈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02)
[3]唐树君,浅议银行会计风险与防范[J],山东经济,2004,06)
[4]李艾岚,浅议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及其防范[J],青海金融,2003,(08)
[5]张晓春,浅谈国有商业银行会计风险[J],农村金融与市场经济,2001,(05)
[6]陈由美,浅议商业银行会计风险与防范[J],福建金融, 2003,(08)
[7]朱然、李斌,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及其防范[J],商场现代化,2005,(08)
[8]郭萍,谈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及其防范[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03)
[9]林健珍,浅谈商业银行风险之会计风险防范与控制[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06)
上一篇:财会通讯杂志电子商务消费心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