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由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转变,在这一个进程中,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不断地提高,经济也不断地发展,国内也开始出现了许多种不同的经济模式和多种利益主体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不仅调高了许多部门和单位以及公司的积极性,发展了我们国家的经济事业,而且也带来了更多的严重的矛盾。
【摘要】当今,我们国家存在许许多多的信息不正确的案例,我们国家的会计监督有很多泛滥的问题,企业外部的会计监督有很多的疏漏,政府的工作人员不负责的情况时常发生,对此,国家应该增强以及改变对会计的监督,使监督更加有力和完善。一定要增强法律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改善企业外部的监督,使会计的发展能够公平公正。
【关键词】会计论文发表,会计信息,会计的监督,外部监督
主要是在会计的工作上,有部分的部门、单位为了个人的利益和集体的利益,出现了违规违纪和弄虚作假的现象,导致了会计工作环境的混乱,和错误的会计信息,很大地违背了投资人和社会大众以及投资人三方面群体的利益,同样都使国家的管理及宏观调控变得很难进行。假如这些问题没有解决,一定会对经济体制的更好的改革及我国经济的壮大带来了不好的影响,然而展开有效的对会计的监督成为了解决这类问题的有用的方法。所以,需要健全会计的秩序,增大对会计体制的改革力度。
一、我国企业外部会计监督的现状
会计的监督职能自从会计产生开始变开始出现,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它的发展。改革开放已经过去了30多年,经济生活已经达到了国际的发展水平,逐渐形成了会计的监督体系,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目前也还有许多不足。部分的部门为了个人和局部的利益,经常会出现对会计信息的弄虚作假和违反会计部门的特定规定会计工作环境的混乱,和错误的会计信息,很大地违背了投资人和社会大众以及投资人三方面群体的利益,同样都使国家的管理及宏观调控变得很难进行。例如,可以从2001年3月份财政部门发布的我国159家公司在1999年的会计信息的抽查中可以发现,在那被抽到的159家企业中有147家的部分账户资金去向不明157家的利润不真实,这些都很大的影响了会计的工作秩序有序的前进,出现这些的问题主要可以从会计监督职能的不断弱化中看出,不仅会计的监督没有力度,会计方面的工作人员一般都需要不能反抗的接受管理着的想法,导致会计的工作没有办法自行使用它们的监督职能。而且在会计的工作中,经常会搞错部分概念,导致了工作的畸形开展。就像审计监督及会计监督,很多的单位都会将两个不同的方面进行同等的对待,导致了大家都不看重公司会计监督在事情发生前的监督能,有一些就干脆省略事前监督这一环节。所以就会造成不好的会计的监督效果。如果再不改变这样的形势,我们国家的会计的监督职能就会一直不停的淡化。所以,相关部门需要增大企业对会计的监督职能,不断地做好会计的工作。
二、对我们国家企业外部会计监督出现的问题的分析
我们国家的会计监督不够力度,有以下的几个因素:首先,我们国家对会计方面的监督法律和约束的制度不完善,造成会计部门行使不了它的监督的职能,所以企业的会计监督缺乏所需的力度。例如,最新改革的《会计法》即使已经发布了,但是相联系的法律和法规却还没有修订。例如最近的“琼民源”的案件,它的出现很大的对证券市场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很大地违背了公众和股东的利益,但是最终却因为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文来对处罚直接的责任人而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使得会计的监督好像不存在。再次,我国对企业单位中的负责人的约束制度不完善,严重影响了有用的会计监督。现在,部分单位中公司的管理者为了实现自身的利益,指示和授权会计机构。从而出现了会计工作人员造假帐和假的会计凭证,然后**违反会计法律的的事件,最后导致会计的工作不可以独自地使用它的监督职能,对会计的正常工作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三、完善对企业外部会计监督的几个机制
我们国家现在已经成功加入了WTO,会计的工作将会更进一步的和国际接轨,所以,要解决以上出现的那些弊端,就需要注重下面的2个方面,从而使会计工作不损害各方面人员的利益,更加地透明和公平公正。
1.使法律的体系建设更加快速,用法律来保证会计监督工作的最好的实施。
我们国家应该以最快的速度颁布《会计法》的实施明细,增强《会计法》的可以操作的性质,使统一的会计方面的制度更加健全,从而适应企业的多元化方式的需求。
2.增大社会的审计监督以及政府的监督
注册会计师要用单独的第三者身份客观和公平的评价所委托的单位参与的经济活动,要对不合格的公开批评的单位的错误的会计报告全权的负责。我们国家的相关的政府部门要依法使用有关的法律以及行政的法规中规定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潘宇.对我国会计监督体系的思考[J].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学报,2005,(01).
[2]刘蕾.浅谈我国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消费导刊,2007,(08).
[3]赵新生.我国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现状与完善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1).
[4]蒋海青.强化会计监督的对策[J].审计与理财,2008,(07).
[5]肖永红.论会计监督体系的构建[J].铜业工程,2006,(03).
[6]张学军.构建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若干措施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06).
[7]赵红梅.我国会计监督现状的认识和思考[J].科技资讯,2006,(27).
[8]郭春玲.构建国有企业的会计监督体系[J].科技创新导报,20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