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CSCD北大核心
英文名称: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主管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北京工商大学
国内刊号:10-1151/TS
国际刊号:2095-6002
出版周期:双月
复合影响因子:2.015
综合影响因子:1.603
期刊主编:孙宝国
发行地:北京市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杂志介绍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原《北京轻工业学院学报》(CN 11-1693/TS,ISSN 1001-7429,1983年~2001年)、《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CN 11-4644/N,ISSN 1671-1513,2001年~2012年))1983年创刊,双月刊,CN 10-1151/TS,ISSN 2095-6002,国内外公开发行,是由北京市教委主管,北京工商大学主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教授任主编的公益性学术期刊。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立足轻工食品行业,以“全方位展现专家学术风采,深层次聚焦行业最新动态,多角度搭建专业交流平台,高标准打造业界精品期刊”为办刊宗旨,入编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农业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并被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等多家数据库、文摘杂志列为固定刊源。被美国《工程索引》(Ei)、美国《化学文摘》(CA)、荷兰《文摘与引文数据库》(Scopus)、俄国《文摘杂志》(AJ)、英国《食品科技文摘》(FSTA)、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英国《科学文摘》(INSPEC)、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网络版)》(Ulrichsweb)收录。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的栏目有本刊特稿、专家论坛、专题研究、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安全监管。主要刊发食品科技及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等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包括探索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论文,以及反映食品学科前沿发展动态的高质量综述文章。

  以下研究内容不属于《食品科学技术学报》采稿范围:

  1)烟草、非药食同源的中药、烹饪工艺、医学、制药、数学推导。

  2)不使用特定功能成分提取物的抗氧化和动物实验。

  3)调查报告,市场分析和消费者行为分析。

  4)对特定商业产品的功能或毒理试验。

  5)教育改革的内容。

  6)相关专利申请悬而未决,不愿公开实验材料组成的内容。

  本刊由获得“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的编辑团队精心打造,热诚欢迎全国从事食品科技及其相关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及专业技术人员踊跃投稿。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杂志网友点评
J&R
9.28投稿,10.14直接退稿,没有任何理由,果然只收大佬的文章。
2024-10-14 16:18
更多食品科学技术学报杂志点评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杂志编委会

  编委会主任

  孙宝国(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教授)

  编委会委员

  谢剑平(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生命科技研究院研究员)

  吴清平(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

  陈 坚(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教授)

  刘仲华(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校长、教授)

  任发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谢明勇(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昌大学教授)

  单 杨(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金征宇(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教授)

  薛长湖(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

  于学军(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理事长,教授级高工)

  马海乐(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

  王 硕(南开大学教授)

  王 琦(中国酒业协会执行理事长,教授级高工)

  王 静(北京工商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部主任、教授)

  王成涛(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教授)

  王昌禄(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王彦波(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院长、教授)

  毛相朝(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石维忱(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教授级高工)

  刘 野(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教授)

  刘东红(浙江大学馥莉食品研究院院长、教授)

  刘学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江正强(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

  杜雅正(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理事长)

  李 东(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研究员)

  李 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教授)

  李 斌(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励建荣(渤海大学副校长、教授)

  邹小波(江苏大学副校长、教授)

  宋焕禄(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教授)

  张 民(天津农学院副校长、教授)

  张 灏(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

  张有做(浙江农林大学集贤学院院长、教授)

  张名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张和平(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陈 峰(美国克莱姆森大学教授)

  陈少军(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理事长)

  周光宏(南京农业大学国家肉品质量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郑宝东(福建农林大学副校长、教授)

  郑福平(北京工商大学轻工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赵谋明(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赵黎明(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教授)

  郝利民(军事科学院军需工程技术研究所保障研究室主任、高级工程师)

  胡小松(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

  俞良莉(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

  饶平凡(浙江工商大学教授、国际食品科技联盟前主席)

  徐宝财(北京工商大学轻工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雷红涛(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教授)

  蔡木易(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教授级高工)

  廖小军(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鞠兴荣(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第七编 工业技术期刊推荐
R&J
第七编 工业技术优质期刊推荐 复合影响因子 综合影响因子 总被引次数 总下载次数 平均出版时滞
流体机械 2.293 1.863 23427 708911 415.7225
建筑材料学报 3.309 2.077 35871 1170733 188.5388
中国油脂 1.974 1.487 35725 1943137 222.7041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0.105 0.077 7917 392526 279.6666
计算机应用 2.814 1.532 113598 3330967 183.7967
中国给水排水 1.554 1.099 65217 2916559 442.6647
应用声学 1.105 0.707 7225 360696 166.25
天然气地球科学 2.768 2.307 43486 1486455 171.8106
南方电网技术 2.913 2.564 26069 784503 218.6736
燃烧科学与技术 1.124 0.799 7429 257715 356.2553
服务流程
服务流程
近期更新
Q&A
出版地在BANGLADESH的SCI期刊大概有4本,涉及的领域有生物、医学等。本文列举了出版地是BANGLADESH的部分SCI期刊。 1.BANGLADESH
SCI分区和影响因子哪个更重要? 同样重要。我们在选择期刊时除非所在高校或评职单位有明确要求的分区或影响因子,如
sci所有作者都会收到邮件吗? 这个不一定,要根据具体期刊的情况而定。有的是只发送给通讯作者,毕竟所有的联络工作
sci期刊对论文的创新性要求较高,数学领域也不例外,因此作者在撰写论文时,一定要确保论文符合sci期刊要求。以下是
INFECT MED是SCI3区期刊。 INFECT MED期刊涉及的研究方向为医学领域。 关于《INFECT MED》杂志,下面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以
关于公共卫生医学类的期刊也是不在少数,而且被SSCI所收录的大都是优秀的刊物,所以备受该方向医学人员的青睐。因此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杂志相关文章部分汇总
S&E
信息技术论文发表国外天然产物化学成分实物库
  [摘要]天然产物是新药发现的重要源泉,天然产物化学成分实物库和数据库的建设对天然产物的研究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外建设的小分子化合物库多为合成或组合合成分子,天然产物实物获取较困难。在信息数据库建设方面由于
探究提高化学教学工作的几种方法
摘要:高中化学教学要追求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有效教学的教学理念和策略是一重要途径。本文主要分析了一系列方法来讲解如何具体做好高中化学教学工作。 关键词:学习兴趣;化学;教学 Abstract: The high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to the p
化学教学论文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教育是一种文化活动,是一种文化的传递过程。学科教学作为教育最基本,最主要的文化内容,是有意识地把规范的、优秀的客观文化转化为个人创造活动的过程。   摘要:教育是一种文化活动,是一种文化的传递过程。学科教学
教师论文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摘 要: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中之重,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学老师关注的重点内容。由于化学世界中物质变化的多样性、复杂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能力的差异性以及随着科学知识的不断发展和学生思维的发展等因
疫情防控背景下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摘要]新冠疫情的发生给高校的化学实验类课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基于疫情防控期间《物理化学实验》在线教学工作实践,提出线上线下混合的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和多元化的考核方法,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
生物学研究论文土壤微生物的宏基因组学
  宏基因组学源于20世纪70年代土壤微生物基因组DNA的直接提取技术的实现,随着微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Handelsman于1998年提出了宏基因组学的概念。生物学研究论文发表期刊推荐《生物技术通报》(月刊)创刊于1985年,是由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