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兵工学报

兵工学报

EICSCD北大核心
英文名称:Acta Armamentarii
主办单位:中国兵工学会
国内刊号:11-2176/TJ
国际刊号:1000-1093
出版周期:月刊
复合影响因子:1.398
综合影响因子:1.074
兵工学报杂志网友点评
J&R
去年12月5日投稿,4月份收到邮箱录用回复。尊敬的XXX作者:您好!经审阅,您的文章《》已通过审稿,请通过邮件或电话联系编辑部,落实发表事宜。审稿比较规范,稿子是关于雷达方面的,火力分配被信号处理方面录用。和编辑部电话联系后,预计安排在2023年的12月份左右刊出。这个杂志是c扩,挺不错的,推荐。
2023-06-08 15:53
兵工学报是国内质量还不错的中文期刊,主要方向是收一些军工类的文章,去年有一段时间会邀稿,价格上3500一篇,有一点点小贵,但是期刊的质量还是过硬的,含金量也不低,如果大家对自己的文章比较自信可以投一投,响应国家号召,把论文投在祖国大地上
2023-02-16 17:27
第七编 工业技术期刊推荐
R&J
第七编 工业技术优质期刊推荐 复合影响因子 综合影响因子 总被引次数 总下载次数 平均出版时滞
煤炭转化 1.355 1.058 7093 249484 107.7164
中国测试 1.891 1.458 22354 947136 274.3176
环境工程 2.830 1.772 59298 2949050 203.6540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1.574 1.225 5612 259661 161.3763
现代城市研究 2.147 1.259 43244 2263789 N/A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1.556 1.096 15324 589099 245.1857
食品与机械 1.946 1.492 52428 2730171 203.2244
纺织学报 1.901 1.429 38126 1643130 351.7877
轻工学报 1.124 0.795 5992 387539 293.8404
船舶工程 0.772 0.504 21455 1144070 268.6051
服务流程
服务流程
近期更新
Q&A
能源领域是一个高度关注且快速发展的一个行业,行业内的企业和研究机构都特别重视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能源领域发
涉及到农学这一方向的刊物也是有众多的,尤其是被国际知名核心期刊SCI所收录的,不少优秀刊物的。而要说 农学类适合
根据分区来说,相对的四区刊物是较为好发表些的,因此不少作者在选择sci期刊时想要通过率高,更多的还是倾向于sci四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是sci几区? 是sci3区(中科院分区)期刊。 在其学科领域中,大类:材料科学;小类:材料科学:综合。
SCI期刊要求字数必须遵守吗? 是的。如果作者所选SCI期刊有具体字数的要求,那么是要根据其所要求的字数去进行写作或
发表sci论文代表了极高的学术水平,也是一种荣誉,也是评职晋升的条件,然而sci论文并不是那么容易发表的,在我国,
兵工学报杂志相关文章部分汇总
S&E
国家级刊物论文发表范文船舶污染气体排放现状分析
  数据显示,2013年仅全国内河船舶气体排放的污染物总量就超过120万吨,而在船舶聚集的沿海港口地区,各类船舶气体排放的污染物较为严重。本人认为,船舶燃油硫含量高,污染重,且目前我国没有出台针对营运船舶的污染气体排放的
通讯论文自动化和通信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我国的煤矿事业开始朝着自动化方向研究和发展,立足世界范围内的科学事业的高度发展,历经几十年的研究与实践,煤矿自动化控制已经从最初的利用庞大的继电控制器实现开关、闭锁控制的阶段发展到晶体
哈尔滨学院学报自动化论文范文
  据调查显示大量的车辆绝大部分时间会停在车主居住的小区或者是工作单位的停车场,这些停车地点共同的特征的车位有限,且仅供内部人员使用。解决对固定车辆的安全、高效停靠,车位的有效、及时的分配问题是十分有必要的。
浅议配网自动化建设
浅议配网自动化建设 梁金法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用电负荷大幅增长。对配电网的安全、经济、可靠运行和电能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配电网的运行管理方式已逐渐不适应经济发展对电能质量的需求,也不能保证供
探讨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究裕达工程实业有限公司
     摘要:工业自动化系统经过长年才创新的发展,主要在计算机技术应用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功,在工业自动化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成为生产过程安全、稳定、智能化运作必不可少的工具。当前从工业生产自动化现状趋势、生产过程自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自动化论文范文
  近几年来,随着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电解铝电气控制保护技术也日趋成熟,并不断地被推广应用,特别是随着国内铝电解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在供电系统中应用综合自动化技术已是必然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