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史学》杂志是安徽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学术性杂志。办刊宗旨是反映国内外史学界的最新史学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注重发表既有全国影响、又有地方特色的选题,努力办成既有较高的学术质量、又有鲜明特色,兼具“虚”“实”,容纳古今中外的综合性的史学刊物。
《安徽史学》杂志的内容涵盖史学理论、史学评论、世界史、国别史、区域史、专门史、断代史等史学各门类。重点栏目有:徽学研究、家族史研究、江淮流域史研究、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太平天国研究、李鸿章与淮系集团研究、北洋皖系集团研究、陈独秀研究、胡适研究、新四军研究等。
《安徽史学》杂志的作者主要是:国内外各大专院校、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教学、研究人员。经过多年的努力,《安徽史学》杂志已经形成一批由国内一些著名高校的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员组成的稳定的作者群。
《安徽史学》杂志的读者主要是:国内外各大专院校、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教学、研究人员,中学历史教师,以及史学爱好者。
《安徽史学》杂志已连续成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并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安徽省优秀期刊。
《安徽史学》创刊于1957年1月,是当时国内仅有的三家史学专业刊物之一。原名《安徽史学通讯》,由原中国科学院安徽分院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历史研究室创办。1959年,与该所主办的另一份史学刊物《安徽历史学报》合并,更名为《安徽史学》。1960年,因经济困难,被迫停刊。1983年4月,中共安徽省委决定建立安徽省社会科学院。该院成立后,立即筹办恢复《安徽史学》杂志,并自1984年1月开始正式对外公开发行。
复刊之初,《安徽史学》杂志为双月刊,每期80个页码;1987年起,因为经费紧张,改为季刊,仍为80页;1995年增加页码为96个;2003年开始恢复为双月刊,将页码增至112个;2005年起,为双月刊,每期128页;2014年为双月刊,168页。这不仅缩短了论文发表的周期,也大大增加了信息量,有助于及时地反映史学界的最新成果。
主 编:方英
责任编辑:汪谦干、张秀玉、郝红暖
编 务:夏小全
第三编 文化、教育、历史优质期刊推荐 | 复合影响因子 | 综合影响因子 | 总被引次数 | 总下载次数 | 平均出版时滞 |
---|---|---|---|---|---|
文艺理论研究 | 0.901 | 0.508 | 10994 | 1171358 | N/A |
鲁迅研究月刊 | 0.357 | 0.172 | 4552 | 784380 | N/A |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 0.385 | 0.231 | 2679 | 281542 | 330.7179 |
新闻记者 | 4.522 | 2.614 | 38805 | 3109823 | N/A |
山东外语教学 | 1.815 | 0.938 | 14823 | 943838 | 253.5063 |
科研管理 | 7.023 | 3.945 | 142782 | 6289977 | 673.4194 |
体育学研究 | 9.756 | 5.667 | 25860 | 1400666 | 90.01428 |
化学教育(中英文) | 1.948 | 1.149 | 42823 | 4043641 | N/A |
史学史研究 | 0.374 | 0.217 | 2900 | 448713 | 128.0754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 4.306 | 2.004 | 32309 | 1683828 | 289.4148 |